玉石收藏新概念:中國風情與世界流通性
日期:2008/08/20 來源:編輯:
文章TAG:

從這些國際友人購買的紀念品中,我們也可以發現,在我們的藝術品市場中,究竟哪些東西是可以走向國際的。通過記者的走訪發現,許多國際友人雖然很喜歡中國的書畫,但是因為攜帶起來不太方便,再加上畢竟還存在著文化上的理解問題,所以看多買少,而那些雕工精美的玉石翡翠小件,卻因為便于攜帶,而且充滿著濃郁的中國風情,成為了國際友人們的最愛。從這也可以分析出,在我們的藝術品市場中,究竟哪些產品具備世界流通性。
玉石翡翠的世界流通性
據在鼓樓開店的一位商家介紹,現在因為全世界的信息都比較透名,所以現在到店里買貨的老外們都特別懂行,但是老貨古董他們一般不會買,因為都知道這些東西大部分都出不了關。所以許多有特色的新工藝品成為了他們最愛買的東西。在這其中,玉石翡翠又因為可以保值,可以作為飾品佩戴,所以格外受到他們的追捧。
翡翠是玉中之王,與鉆石、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并稱世界"五大名寶"。翡翠的質量和價值主要從其顏色、質地、透明度、純凈度等方面來衡量。一般來說,翡翠以綠色為上乘,其中以色碧如嫩葉,光澤如凝脂,半透明狀為好。而又以綠白相間或紅綠相間為最,只有鉆石、祖母綠、貓眼石、極品珍珠等貴重珠寶才能與之媲美。
據熟知市場行情的人士講,近30年來,翡翠價格上漲已達數百倍甚至千倍,越是高檔翡翠,上漲幅度越大。緬甸翡翠原料的價格也在年年翻番。40多年前100多元可買一塊上佳"老坑玻璃種"翡翠,現在動輒數萬元,對于特級翡翠,其價格更是驚人。因為上等翡翠只產在緬甸伊洛瓦底江支流露露河一帶幾百平方公里的范圍內,所以翡翠產地的唯一性、成礦的復雜性、產量的不確定性造成了翡翠比鉆石更加珍稀,更具有收藏價值,俗話說"黃金易得,翡翠難求"。翡翠產自緬甸,但主要市場卻在中國。從數量上看,90%的翡翠原料被中國內地買家買走,80%的原材料在中國內地加工銷售;從質量上看,中國正逐漸成為全球主要的高檔翡翠消費市場,所以在中國買翡翠,也成為了國際友人的首選。
未來的空間
另外,市場中的許多仿制的古玩古董,也吸引了國際友人們的注意力,通常,這些低端的產品本身就有"旅游紀念品"的含義,一些新仿的青花瓷瓶與青銅器,一些精美的繡片,老外們都很喜歡,但是真買起來,卻只限于小件的東西,因為有攜帶的問題。所以,真正有中國風情,又便于流通的藝術品究竟是哪些,還有什么市場空間,這也應該是值得商家與藏家們認真研究的問題,因為與國際接軌的收藏品,才是真正的有保值升值潛力的東西,也會較少地受到國內經濟形勢波動所帶來的影響。